无尘净化车间安装有哪些标准需要遵循?
无尘净化车间的安装需要遵循多方面的标准,以下是一些主要的标准:
建筑结构标准
厂房选址:应选择在大气含尘浓度较低、自然环境较好的区域,远离铁路、码头、机场、交通要道以及散发大量粉尘和有害气体的工厂、堆场等有严重空气污染、振动或噪声干扰的区域。
建筑结构:车间的围护结构应采用气密性能良好的材料,如彩钢板、夹芯板等,其表面应平整、光滑、无裂缝、无孔洞,以减少积尘和便于清洁。墙体与地面、天花板的交接处应采用弧形或钝角连接,避免积尘。
空间布局:应根据生产工艺和流程合理规划车间的功能区域,如生产区、缓冲区、物流通道、人员通道等,各区域之间应保持一定的压差,以防止交叉污染。
通风与空调系统标准
空气过滤:应安装初效、中效、高效过滤器,对进入车间的空气进行过滤处理,以去除空气中的尘埃粒子。高效过滤器的过滤效率应根据车间的洁净等级要求进行选择,一般要求对 0.3μm 粒径的尘埃粒子过滤效率不低于 99.97%。
气流组织:应根据车间的洁净等级和生产工艺要求,采用合理的气流组织形式,如单向流、非单向流等。单向流洁净室的气流应平行、均匀、稳定,风速应满足设计要求,一般为 0.36m/s-0.54m/s;非单向流洁净室的换气次数应根据洁净等级确定,一般为 10 次 /h-100 次 /h。
温湿度控制:应根据生产工艺和人员舒适度的要求,控制车间的温湿度。一般来说,温度控制在 18℃-26℃,相对湿度控制在 40%-60% 为宜。
电气系统标准
布线方式:电气线路应采用暗敷方式,避免明线暴露在车间内,以减少积尘和静电产生的可能性。电线管应采用镀锌钢管或其他防腐材料,管与管之间、管与设备之间应采用金属软管连接,并做好接地处理。
照明设计:应根据车间的洁净等级和生产工艺要求,选择合适的照明灯具和照明方式。一般采用洁净荧光灯或 LED 灯,灯具应安装在天花板上,避免积尘和便于清洁。照明亮度应满足生产操作和设备维护的需要,一般为 300lx-500lx。
静电防护:应采取有效的静电防护措施,如安装静电消除器、接地系统等,以防止静电对产品和设备造成损害。静电接地系统的电阻应符合设计要求,一般不大于 100Ω。
给排水系统标准
供水系统:应根据生产工艺和人员生活的需要,提供清洁、卫生的饮用水和生产用水。供水管路应采用耐腐蚀、无污染的材料,如不锈钢管、PPR 管等,管道的连接应严密、无渗漏。
排水系统:应设置独立的排水系统,排水管道应采用坡度设计,确保排水顺畅,避免积水。排水口应设置水封装置,防止异味和有害气体进入车间。
洁净室检测标准
尘埃粒子数检测:在车间运行状态下,使用尘埃粒子计数器对不同区域的空气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应符合相应洁净等级的标准要求。
微生物检测:通过空气采样、表面采样等方式,对车间内的微生物进行检测,包括细菌、真菌等,检测结果应符合相关标准。
风速、换气次数检测:使用风速仪等仪器对单向流洁净室的风速和非单向流洁净室的换气次数进行检测,确保其符合设计和标准要求。
此外,在安装过程中,施工人员应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规范和操作规程,确保施工安全和质量。安装完成后,还需要进行系统的调试、检测和验收,确保车间各项指标符合设计和标准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