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钢板净化工程安装后如何进行验收?
所属分类:新闻中心发表时间:2025-01-10


彩钢板净化工程安装后的验收是确保工程质量达到预期标准的关键环节,以下是详细的验收内容和方法:

一、外观验收

整体视觉检查

首先对整个净化工程的外观进行直观检查,查看彩钢板安装是否平整,表面有无明显的凹凸不平、变形、划痕、磕碰等情况。在光线充足的条件下,从不同角度观察墙面和顶面的彩钢板,任何一处变形的偏差不应超过规定范围,如墙面彩钢板的平整度偏差应不大于 1‰。

检查彩钢板的颜色是否均匀一致,有无色差现象。这对于一些对外观要求较高的净化场所,如电子芯片生产车间等尤为重要。

拼接与缝隙检查

仔细检查彩钢板之间的拼接情况,拼接处应紧密贴合,缝隙宽度应符合标准要求。一般来说,壁板之间缝隙应控制在 2.5mm 之内,且上下均匀;顶板缝隙保持在 2 - 3mm 内。用塞尺对缝隙进行测量,确保缝隙宽度均匀一致。

查看板材与铝材等固定件连接的部位,抽芯铆钉等连接件应排列整齐,没有松动、歪斜的情况。并且在连接部位不应有缝隙或密封胶不均匀的现象。

门窗及附属设施检查

检查门窗的安装位置是否正确,开启方向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单开门尽量安装在同一块彩钢板上,双开门的中心线应尽量在板缝连接处。门窗的型材连接应严密,关闭后不应有透光、透风的缝隙。

查看门窗的五金配件,如把手、合页、锁具等是否安装牢固,功能正常。开关门窗时应顺畅,无卡顿或异响。同时检查门窗周边的密封胶是否完整、光滑。

圆弧部分检查

对于有内外圆弧安装的部分,检查圆弧与彩钢板连接是否严实。外圆弧立柱应无驳接情况,内圆弧连接点之间不应错位,并且缝隙应严实,密封良好。用手触摸圆弧与平板的连接处,感受是否有缝隙或不平整的情况。

二、结构与安装质量验收

垂直度与水平度检查

使用激光垂准仪和水平仪检查彩钢板隔墙和顶板的垂直度和水平度。壁板安装的垂直度偏差不应大于 1‰,顶板的水平度偏差也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确保整个结构的稳定性和后续设备安装的准确性。

在墙面和顶面的不同位置选取多个测量点,记录测量数据并与标准值进行对比。例如,在墙面每隔 3 - 5m 设置一个测量点,顶面按照九宫格的方式设置测量点。

固定件检查

检查槽铝、T 型吊梁、角铝等固定件的安装情况。槽铝固定应牢固,使用 M5×30 抽心铝拉钉固定时,间隔不超过 300mm,有门洞位置须设置双拉钉,间隔不超过 50mm。查看拉钉是否安装牢固,有无松动或脱落的情况。

对于 T 型吊梁,检查其吊码的间距是否符合要求,一般不超过 1.20m。并且 T 型梁与彩钢板固定时应用角铝或角铁压紧,不得留空隙,压固体应在两块彩钢板连接缝之上,通过观察和手动检查来确认。

密封性能检查

洁净区内所有安装缝隙都应用硅胶作密封处理。检查密封胶的施工质量,硅胶表面应平整光滑,不能出现皱皮、气泡等现象。用手触摸密封胶表面,感受其平整度。

检查板缝密封情况,板缝间距应控制在 3 - 4mm,打胶要满缝平直,不得有缝隙。可以使用强光手电筒从一侧照射缝隙,在另一侧观察是否有透光情况来检查密封效果。

三、性能验收

洁净度检测

净化空调系统应连续运行至少 24 小时后进行洁净度测量,测量在静态条件下进行,测点高度距地面 1 - 1.2m。按照相关标准(如 ISO 14644 - 1)的要求,使用尘埃粒子计数器对不同粒径的尘埃粒子进行计数。

根据净化工程的等级要求,如 ISO 5 级(100 级)、ISO 7 级(10,000 级)等,对比测量数据是否符合相应的洁净度等级标准。例如,ISO 5 级洁净室要求粒径≥0.5μm 的尘埃粒子数不超过 3,520 个 /m³。

温湿度检测

对于有恒定温度和湿度要求的净化工程,测量应连续进行 8 - 48 小时,每次测量之间的间隔不超过 30 分钟,测点距地面 1 - 1.5m,并且要错开,距外墙面 0.5m 以上。使用温湿度传感器进行测量。

将测量结果与设计要求的温湿度范围进行对比,例如,在一些药品生产的净化车间,温度要求控制在 18 - 26℃,相对湿度在 45% - 65% 之间,检查是否满足这些要求。

噪声检测

噪声测量仪器为数字声级计,测量位置距地面 1.5m。在净化工程的不同区域选取多个测量点,每一点噪声值≤65dB(A)为合格。记录测量数据,评估净化工程内的噪声是否符合要求,特别是对于一些对噪音敏感的生产环境,如精密仪器制造车间等。


返回
关键词:

收缩